“玩露营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五一”假期在广州市黄埔区天鹿湖水库附近露营的资深露营玩家陈露表示,她所去的露营地人山人海。
“一刷朋友圈,都是露营的。这个假期不去露营一次,好像还落伍了。”露营轻玩家何恒笑说,假期他选择了由专业人士经营的露营地“轻露营”,“有不少人为了接触自然、接触新事物,选择住帐篷。和住酒店类似,每晚价格要300多元至数千元”。
据马蜂窝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广州、川渝成为露营旅行最活跃的地区。在由马蜂窝评出的“五一”假期十大热门露营营地中,广深共占四席。
据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首日,“露营”在平台的访问热度达到历史峰值,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长90%。其中,广州、深圳、惠州博罗三地的露营地热度最高。
飞猪“五一”露营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超350%,90后年轻用户和80后亲子人群为露营消费主力,占比近九成。
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森林露营、海岛露营、公园露营、星空露营、亲子露营,是“五一”露营五大热门主题,假期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在珠三角地区,“五一”从深圳、珠海两大港口出发前往周边海岛的船票订单量大幅上涨,海岛露营吸引众多“年轻派”。
据广之旅方面介绍,该社“五一”前后以“露营”为关键词的产品搜索量上涨超过500%,无需自搭帐篷的拎包入住式“轻露营”受到欢迎。
“‘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健康的休闲体验活动最受游客青睐,‘赏花+露营’‘房车+露营’‘旅拍+露营’等特色精致露营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广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露营热”带动了露营地周边的旅游商家升温,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亦产生带动效应。
在资深露营玩家陈露看来,“露营热”会为其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目前的露营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玩家的“搭帐篷”,另一种是资深玩家追捧的新的户外生活方式,亦即国外俗称的Glamping。后者涉及一系列装备,包括帐篷、炉具、炊具、水壶、刀具、防护用品,以及越野车、房车等。“今年以来,露营群体急速扩大,很多相关装备的国产品牌也脱颖而出。”陈露说。
市民游客在广州南沙的公共绿地露营游玩 魏辉 摄【冷思考】
露营安全值得关注
“露营热”也引发一些问题,包括林业安全、公共绿地保育、环境保护等。近日,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就针对露营安全管理问题,发出宣传告知书。
据广州市流溪河林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五一”假期期间,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湖)露营或野炊。4月30日起,流溪河林场联合流溪河水库管理人员开展“五一”期间安全巡查工作,安全提醒、宣传教育、劝导劝离野炊露营约232人(相关露营点分别位于三棵松水库边、三桠塘电站水库边、土坝渡口、陈洞渡口)、游野泳5人、游玩皮划艇、橡皮艇3人、钓鱼约93人。
“无论是在林场野炊还是水库野泳,都属于危险行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湖)目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山溪河流周边禁止从事露营、野炊、钓鱼、游泳、玩耍嬉水等活动,游客游玩时切勿掉以轻心。
据悉,2022年元旦起,广州已推出首批24个公园绿地草坪帐篷区域,深圳推出22个公园绿地草坪帐篷区。市民游客可选择指定区域露营,以更好地保障游玩安全。
绿地管理压力增加
“露营地”人气暴涨,公共绿地管理和服务也承受了一定压力。在广州,羊城晚报记者连日走访珠江公园、麓湖公园、大夫山公园等热门露营地了解到,多数公共公园的绿地草坪帐篷区域,在开放时间内允许搭建中小型的家用帐篷。帐篷占地面积小于5平方米、高度不超过1.5米,不得使用脚钉固定;帐篷不能全封闭,要能从外面观察到帐内情况,以便巡防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或救助。
为了兼顾游客需求又保证环境卫生和草坪健康生长,公园针对“露营”客流增多的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主要包括科学规划草坪游玩时间以及加强草坪的科学管养。如广州云台花园、麓湖公园的草坪实行分时段、分区域开放。一般早晨和傍晚是绿化淋水的时间、工作日是草坪养护的时间。部分公园对草坪的帐篷最大承载量作出限制,如麓湖公园聚芳园的大草坪,帐篷的瞬时最大承载容量为30顶。
同时,各大公园的绿地草坪选用了较为耐踩的绿草品种,并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检视草坪生长状况并及时调整管养方式方法。“但草地毕竟是草地,与硬底广场相比,草坪比较脆弱。”公园有关工作人员呼吁,游客要减少在草坪上奔跑追逐、放风筝或踢足球等,不要在草坪及帐篷内吸烟、烹饪、乱扔垃圾,共同维护良好的休闲环境。
投资需考虑“退潮”风险
除了公园等区域,景区、酒店、农家乐等也纷纷加入露营服务阵地,划设露营区以吸引游客。记者从广州市林业部门了解到,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广州将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高质量推进森林公园建设,生态露营也是其中一个项目。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露营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迎来快速增长,其中,2020年新增9100余家,2021年达到峰值,新增两万余家,2022年以来已有超过5000家露营相关企业成立。
但资深旅游业人士劳毅波建议,业内投资露营相关产业时必须考虑“露营热”退潮后的情况。他认为,旅游产业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餐饮和住宿,露营带来的租金收入相对有限。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露营旅游性价比不高,疫情后旅游恢复常态,会对露营这类旅游产品造成一定的冲击。